今天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
也是第二十八個國際消除貧困日。
聯合國先后確立了千年發展目標
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努力推動全球減貧議程。
中國連續7年年均減貧1000萬人以上,
創造了全球減貧奇跡,
截至目前已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
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今年也是我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
實現全面小康千年夢想的決戰之年。
前不久的9月18日,在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指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企業扶貧藍皮書(2020)》。牧原集團繼2018年之后,再次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20)》民營企業優秀案例,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黨中央提出脫貧攻堅戰略以來,
牧原集團堅定政治站位、
增強責任意識、
擔當歷史使命,
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
成立扶貧工作小組,
建立完善的扶貧制度,
探索實施切實可行的扶貧方法,
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通過資產收益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電商消費扶貧等
多種方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
接連打出扶貧組合拳。
一起來看,我們都做了什么呢?
主業做成扶貧產業
奠定貧困戶發展基礎
牧原集團堅定把脫貧攻堅與主業緊密結合,致力面向全國將優勢主導產業做成全國最大的扶貧產業,已在79個國家級、省級貧困縣投資323億元建設養殖產業,拉動貧困地區地方經濟發展。同時探索實施了“5+”資產收益扶貧模式,此模式讓貧困戶融入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實現了從零到一的增收突破,每年獲得穩定的經濟收入3200元,奠定扎實的經濟孵化基礎。
兩會期間,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北京聽取了牧原集團脫貧攻堅工作的詳細匯報,給予“5+”扶貧模式充分肯定,并對該模式進行豐富,增加了轉移就業和勞務外包等內容,豐富完善為“3+N”扶貧模式。
截止目前,該模式已經復制到全國13省57縣,幫扶14.2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7.14萬貧困人口脫貧;帶貧戶數多、帶貧能力強、覆蓋區域廣受到了各級各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認可和肯定。
發揮產業優勢
就業扶貧顯擔當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是民生需要,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牧原集團積極開辟綠色就業通道, 吸納貧困戶勞動力及子女到公司工作;針對正常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群體,牧原集團按照正常員工安排就業,繳納五險一金,年收入 5 萬元左右。針對非完全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群體,特別設置一批公益性崗位,例如門衛、保潔、綠化等;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開設綠色通道,優先安排就業。
牧原在自身做好扶貧工作的同時,發揮產業優勢,通過給予上下游客戶優先采購和供應鏈金融扶持的方式,帶動上下游客戶積極投身扶貧事業,帶動貧困戶就業。
目前,已累計吸納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 3640人就業。
建立教育扶貧長效機制
斬斷貧困代際傳遞根源
“培養一名優秀學生,就能溫暖一個家庭,就能播種一份希望,就能成就一個未來,就能繁榮整個社會?!蹦猎瘓F自創立伊始,就把支持教育事業發展、提升教育質量視為己任。結合企業扎根農村的特點,深入了解鄉村教育現狀,制定出一系列精準有效的扶貧措施,改善鄉村教育環境,提升教學成績,關心兒童健康,助力學生圓夢大學。
自2007年起設立牧原教育基金,面向貧困家庭扶貧助教。從2017年起,牧原集團將牧原教育基金上升到政府層面,幫助地方政府開展教育扶貧,并逐步將企業教育扶貧模式推向全國。目前,該模式已覆蓋全國19省119縣(區),已累計資助貧困大學生30097名、中小學生30萬人次,獎勵659所學校優秀農村教師23463人次。
打造“造血式”扶貧
消費扶貧傳遞愛心
牧原集團自主開發了“聚愛優選”電商平臺?!熬蹛蹆炦x”平臺依托牧原集團企業遍布全國、員工人數眾多、消費潛力巨大的優勢,整合想念面業、金冠電氣等南陽市周邊知名企業所擁有的消費群體,設立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專欄,深入開展消費扶貧。
同時,平臺積極面向貧困地區打造“一縣一品”工程,力爭使全國所有貧困縣,每縣至少有一種特色產品實現線上銷售,帶動貧困地區農民實現穩定增收、脫貧致富?,F階段,平臺已上線包含13?。▍^)31個貧困縣特色農副產品在內的3000余款商品,其中來自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交易額達1億余元,直接幫扶69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4095人實現增收。
在幫扶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摘帽后,面對后脫貧攻堅和后疫情時期的新情況、新問題,牧原集團不斷營造行業扶貧生態,豐富產業扶貧內涵,拉長產業扶貧鏈條,做大做強供應鏈扶貧,凝聚起龐大的扶貧力量,走出了一條與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共融共進的新路徑,使產業扶貧卓有成效地帶動了就業扶貧、勞務扶貧、消費扶貧等,為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長遠扶貧效應,確保貧困戶和貧困村在脫貧摘帽后,依然能長期融入優勢企業、優勢產業的產業鏈中穩定增收,脫貧不返貧,快步奔小康,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心為善本,善由心生。
助力貧困地區扶貧產業發展,
不忘初心,傳遞正能量,
牧原用行動書寫擔當。
未來,
牧原將繼續發揮自身經驗優勢,
結合國家戰略,
為實現鄉村振興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做出更大的貢獻!